ug數控編程培訓中的數控加工刀具必須適應數控機床高速、高效和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,一般應包括通用刀具、通用連接刀柄及少量專用刀柄。刀柄要連接刀具并裝在機床動力頭上,因此已逐漸標準化和系列化。ug數控編程培訓所知道的數控刀具的分類有多種方法。
ug數控編程培訓所知道的根據刀具結構可分為:①整體式;②鑲嵌式,采用焊接或機夾式連接,機夾式又可分為不轉位和可轉位兩種;③特殊型式,如復合式刀具、減振式刀具等。
根據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為:①高速鋼刀具;②硬質合金刀具;③金剛石刀具;④其他材料刀具,如立方氮化硼刀具、陶瓷刀具等。
為了適應數控機床對刀具耐用、穩定、易調、可換等要求,近幾年機夾式可轉位刀具得到廣泛的應用,在數量上達到整個數控刀具的30%~40%,金屬切除量占總數的80%~90%。
ug數控編程培訓所知道的數控刀具與普通機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,有許多不同的要求,主要有以下特點:
①剛性好(尤其是粗加工刀具)、精度高、抗振及熱變形??;
②互換性好,便于快速換刀;
③壽命高,切削性能穩定、可靠;
④刀具的尺寸便于調整,以減少換刀調整時間;
⑤刀具應能可靠地斷屑或卷屑,以利于切屑的排除;
⑥系列化、標準化,以利于編程和刀具。
數控銑刀從形狀上主要分為平底刀(端銑刀)、圓鼻刀和球刀,如圖1-1所示。從刀具材料和使用性能上主要分為白鋼刀、飛刀和合金刀。在工廠實際加工中,Z常用的刀具
1.白鋼刀轉速不可太快。
2.銅工開粗少用白鋼刀,多用飛刀或合金刀。
3.工件太高時,應分層用不同長度的刀開粗。
4.用大刀開粗后,應用小刀再清除余料,保證余量一致才光刀。
5.平面應用平底刀加工,少用球刀加工,以減少加工時間。
6.銅工清角時,先檢查角上R大小,再確定用多大的球刀。
7.校表平面四邊角要鑼平。
8.凡斜度是整數的,應用斜度刀加工,比如管位。
9.做每一道工序前,想清楚前一道工序加工后所剩的余量,以避免空刀或加工過多而刀。
10.盡量走簡單的刀路,如外形、挖槽,單面,少走環繞等高。
11.走WCUT時,能走FINISH 的,就不要走ROUGH。
12.外形光刀時,先粗光,再精光,工件太高時,先光邊,再光底。
13.合理設置公差,以平衡加工精度和電腦計算時間。開粗時,公差設為余量 的1/5,光刀時,公差設為0.01。
14.做多一點工序,減少空刀時間。 做多一點思考,減少出錯機會。 做多一點輔助線輔助面,改善加工狀況。
15.樹立責任感,仔細檢查每個參數,避免返工。
16.勤于學習,善于思考,不斷進步。
銑非平面,多用球刀,少用端刀,不要怕接刀;小刀清角,大刀精修;不要怕補面,適當補面可以提高加工速度,美化加工效果。
毛坯材料硬度高:逆銑較好
毛坯材料硬度低:順銑較好
機床精度好、剛性好、精加工:較適應順銑,反之較適應逆銑
零件內拐角處精加工強烈建議要用順銑。
粗加工:逆銑較好,精加工:順銑較好
刀具材料韌性好、硬度低:較適應粗加工(大切削量加工)
刀具材料韌性差、硬度高:較適應精加工(小切削量加工)
要清根,再加把平底刀,不要怕接刀。加工分型面和行位面一般要加工到準數,而碰穿面可以留0.02mm左右余量,以防止產品有毛邊.銅工開粗盡量不用白鋼刀,用飛刀或合金刀。白鋼刀轉速不可太快。先光頂端曲面,再光側面,以減少毛刺。
垂直面盡量用平面銑,少用等高.要有責任心,勤思考,仔細檢查每個參數和加工步驟,減少出錯和返工。多和操機人員溝通,讓他們知道你的加工理念,大家配合好才能加工出讓人更滿意的工件。
在使用UG編程時還應注意所有有骨位銅公加強面都要用R刀粗光一遍。
1.所有銅公開粗程式提高4.5mm,減少操作員飛料時間提高效率,鋼料先卡料再出程式,用程式飛料.銅公粗光留0.2mm余量.銅公底部留0.25mm余量以防銑到底板。
2.銅公曲面精銑時建議優先選用”平行+等高”加工方式切削,平行55度等高52度,有3度的重合。
3.原則上銅公分中位有四個角落,有一角落對應模具基準角倒斜角C6,其余三個角倒圓角R2.較大的銅工C角R角相應可以大些.
4.使用白鋼刀加工銅公外形時,火花位參數應比要求負多0.015mm。
5.骨位銅公加工時防止變形,粗加工單邊余量可以適當放大(余0.4mm),且不中光加工(粗加工完就直接精加工)。
6.電極豎邊光刀用輪廓一刀加工,用可變步距。設定附加0.03/0.15兩刀。
7.電極粗加工余量為0.25/0.15mm,面中光作0.1mm。
8.刀路編寫計算曲面公差:開粗0.05mm粗光0.025mm光刀鋼料0.008mm(銅公0.005mm)。